“文化+美食+赛事”燃动暑期消费“热”力 撬动文旅经济新支点
央视网消息:拥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文旅咸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咸阳的美食渭城区,有一片由28条街巷纵横交织形成的赛事暑期咸阳老街。这里不仅有明代所建的燃动热力文庙、凤凰台等古建筑,消费新支也有受年轻人欢迎的撬动流行元素,以及地道的经济咸阳美食。每当夜幕降临,文化文旅咸阳老街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美食时段。
咸阳早在2000多年前就被秦王朝选作国都,赛事暑期也是燃动热力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古都之一。来到咸阳,消费新支处处都有历史的撬动痕迹。
“渭城朝雨浥轻尘” 咸阳老街感受古今对话
咸阳老街始建于明洪武四年,经济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文化文旅历史。老街的南端就是渭河河畔著名的咸阳古渡,咸阳古渡早在秦汉时期就是通向西北的繁荣渡口。
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所描绘的就是在渭河河畔送别友人的场景。一边是厚重的历史,一边是繁华的现在,老街的北端,就是咸阳市如今最繁华的中心城区。整条老街就像是一条时光隧道,连接起咸阳的历史与今天。
在《入咸阳 梦大秦》巡游表演中,演员们装扮成秦国士兵,列队表演舞旗入阵,击缶迎宾的场景。此外,还有极具秦文化风格的舞蹈和民俗表演,吸引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锅盔牙子 荔枝烤肉 一碗好面话咸阳
而老街路两旁的餐馆商铺也是人气正盛。最近正值高温天气,夜晚到来酷暑减缓,河畔边凉风习习,许多食客都选择坐在户外用餐。
这种小吃叫作锅盔牙子,是咸阳最有代表性的小吃之一。关中地区的人们把烙饼叫作锅盔,将烙饼制成月牙形,再夹上腊汁肉,就是咸阳特有的锅盔牙子。它和陕西著名的“肉夹馍”类似,但是更加小巧精致,吃起来更加酥脆。
说到面食,绕不过陕西著名的 面。这种面的特点是宽厚筋道,下锅煮熟以后捞出,要撒上葱姜蒜和辣椒面,再泼上一勺热油。
当地有个顺口溜教大家记住“ ”这个字的写法,“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揳个钉钉挂麻糖,推着车车逛咸阳”。
除了各色传统美食,近年来,咸阳也在不断尝试创新,把文化与美食更进一步融合。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这道荔枝烤肉也正是从此得到灵感,用多汁香甜的荔枝搭配烤肉,能够中和烤肉的油腻感,一经推出也是受到了食客们的广泛欢迎。
多个夜间文旅场景上新 夏日咸阳欢迎您
据了解,2025年暑期以来,咸阳文旅持续火爆。以咸阳老街为例,在美食、美景的双重加持之下,上周接待的游客量就超过了40万人次。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各种演艺活动也在热火朝天地开展中。比如主打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风格的老糖酒文化街区,每天上演风格明显的年代秀和歌舞表演,在渭河和咸阳湖的水面上还可乘船游览观赏水幕光影秀。
夜游咸阳仿佛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咸阳这座千年古都的悠久历史生动地呈现在游客面前。
江苏南京:“苏超”点燃文旅热 暑期经济再升温
眼下,“苏超”不仅吸引了球迷的目光,更是和暑期消费旺季碰撞出火花,成为撬动文旅经济的新支点。
7月4日上午,南京博物院门前人头攒动,操着各地口音的游客排起长龙。为迎接“苏超”赛事,南京博物院特别推出球迷福利,7月4日至6日期间,非南京户籍的球迷只需出示身份证和7月5日南京对阵苏州的比赛门票,即可免预约快速入馆。陈先生和孩子来自苏州,对于这次南京“苏超”之行,他称赞这种“体育+文化”的贴心组合,直接解决了暑期高峰抢票的烦恼。
南京博物院同步开展了非遗体验活动,如“有“球”必应”绳结制作体验、“苏超”系列面塑制作体验等。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马根伟表示,他们想通过这样的福利活动,让更多球迷走进一票难求的南京博物院,包括赏非遗、看文创,让更多球迷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苏地域文明的独特魅力。
针对7月5日“苏超”赛事,南京不少景区景点与住宿餐饮的多重优惠则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其中,浦口区的一个游乐场就为客场球迷准备了专属福利,7月4日至6日期间,苏州市民凭本人身份证,就能免费畅玩项目。比赛当天,园内还会实时转播“苏超”南京对阵苏州的比赛。
(责任编辑:探索)
-
“科技感”“体验感”成暑期旅游关键词 创新玩法推动旅游消费多元增长
央视网消息:这个暑期,记者发现,“科技感”和“体验感”成为各地旅游线路设计的最新关键词。许多景点从白天到夜晚都精心设计了多样的体验项目,为夏日旅游增添了新活力。在江西滕王阁,迎接游客的是由虚拟数字人王 ...[详细]
-
中新社香港7月7日电 (戴梦岚 张懋瑄)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7日上午圆满结束为期5天的访问,驶离香港。香港特区政府在昂船洲军营码头举行欢送仪式。清晨,前来送别的香港市民和青少年学生代表早早赶到昂船洲军营 ...[详细]
-
中新网景德镇7月6日电 题:国际“Z世代”瓷都“玩泥巴”:在泥土中看见文明对话中新网记者 李韵涵“陶瓷是旧技术与现代世界新技术的结合,陶瓷文化并不局限于过去,而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来自摩洛哥的艾 ...[详细]
-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6日,韩国内乱独检组提请法院对前总统尹锡悦签发逮捕令。据此前报道,2024年12月3日,韩国时任总统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2025年1月26日,韩国检察厅紧急戒 ...[详细]
-
中新网7月6日电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7月6日,在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开幕前夕,大会组委会发布本届高铁大会吉祥物命名,中文命名为“福福”“馨馨”,英文命名为“Fufu”“Xinxi ...[详细]
-
四部门: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
中新网7月7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等四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其中提到,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和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重 ...[详细]
-
中新社多伦多7月7日电 (记者 余瑞冬)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6日举办“赓续传统友谊,共创和平未来”主题开放日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活动中,已故加拿大友人、国际著名和 ...[详细]
-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7月6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025年7月6日20时至7日20时,山西中北部、内蒙古中部、云南西部等部分地区发生地质 ...[详细]
-
中新网广州7月5日电 (记者 王坚)广东于5日9时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介绍,鉴于目前南海热带低压已加强为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对广东省影响进一步增大,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 ...[详细]
-
7月4日,“能源中国——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 推动协同发展”活动现场。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文/冯玲玲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国也迈入能源转型的重要时期。在日趋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能源转型如何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