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振华:我国储能总体将从规模化发展向全面商业化转变
文/陈康亮
中新社国是俞振直通车4日在北京主办“能源中国——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 推动协同发展”活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在会上发言时表示,华国化发化转新的总体展一年,中国储能总体将从规模化发展向全面商业化转变。规模
谈及过去一年的全面发展,俞振华表示,商业过去一年,俞振中国储能经历了高速发展,华国化发化转新型储能历史上首次超过抽水蓄能,总体展迎来了历史性时刻,规模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全面但竞争加剧态势明显。商业
数据显示,俞振去年,华国化发化转我国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37.9GW(吉瓦),总体展同比增长59.9%,占全球市场37.1%。新型储能项目累计功率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58.5GW),达到78.3GW,占全球市场47.3%。
“安全依然是行业高度关注的领域。”俞振华说,就国内标准而言,已有50多项储能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涵盖了并网、运行、安全评估、设备、设计等多个方面,储能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7月4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在会上发言。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
储能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俞振华表示,“发展新型储能”2024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标志性事件。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已累计发布2470余项与储能直接和间接相关的政策。广东、浙江、山东、安徽等地储能发布政策最为集中。2024年,全国共新增发布储能直接和间接相关政策770项,是去年同期的1.2倍。
就企业发展而言,俞振华指出,储能企业出海进程加快。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签约海外储能大单规模超150GWh。从企业类型看,电池企业出海大单规模超100GWh;光储企业出海订单规模超30GWh;从产品类型看,大单涉及电芯、电池舱、PCS、储能系统、EPC等。
与此同时,国内储能企业洗牌加剧。俞振华表示,截至2024年底,国内累计注册储能相关业务企业28万家;近三年储能相关企业注册量大幅增加,大量企业涌入储能赛道。
展望未来,俞振华表示,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预计将突破100GW,达112GW至125GW。新的一年,中国储能有望在攻坚克难中继续高速发展,虽然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影响增加,但总体将从规模化发展向全面商业化转变。
(责任编辑:焦点)
-
连日来,在副热带高压天气系统的控制下,我国正经历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新疆、山东、河南、浙江、江苏、安徽局地达40℃以上。截至7月6日14时,山东诸城以40.7℃位于榜首,比新疆吐鲁番还热。不仅白天热 ...[详细]
-
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多地抓住机会,结合热门影视剧、电影推出全新主题游路线吸引游客前来打卡,成为今年文旅消费的新亮点。在西安的主题街区,真人互动随处可见。自从《长安的荔枝》热播,街区专门布置了荔枝树景观, ...[详细]
-
四部门: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
中新网7月7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等四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其中提到,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和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重 ...[详细]
-
中新社合肥7月6日电 (记者 张俊)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本源量子”)正依托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与相关单位合作拓展 ...[详细]
-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赵方园)A股又见上市公司董事长被立案调查。7月6日晚间,新里程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林杨林被太原市小店区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公司确认林杨林近期无法履职,并称所涉事项与公司 ...[详细]
-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4周年纪念日。百年大党,任重而道远,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领导干部来说,更要对背离党的性质宗旨的不良风气时时保持警醒,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近 ...[详细]
-
“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88年前“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重温总书记的讲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吾辈自强! ...[详细]
-
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还需要板书吗?老师从盒中抽出一支白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几行字迹娟秀的板书,重要知识点则用不同颜色的粉笔醒目标注……书声琅琅、粉笔“哒哒”,在老师的笔下,知识串珠成线,在学生的心底, ...[详细]
-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李京泽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王毅外长访欧期间,气候变化成为欧方提出的对华合作重要方向。中方对此有何回应?中方对于同欧 ...[详细]
-
重庆、福建、天津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 倾情倾力 擦亮“藏东明珠”
澜沧江奔腾不息,见证着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2022年7月,重庆、福建、天津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跨越千山万水,奔赴西藏昌都。三载春秋,他们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坚韧,在医疗教育 ...[详细]